有句古話說:人被雷劈是遭報應的體現,但是對于人身安全這個問題來說人體遭受雷擊可不是個小事,一般情況下,雷擊會對人體造成三種致命傷害:
1.傷害神經和心臟。強大的閃電脈沖電流通過心臟時,受害者會出現血管痙攣、心搏停止,嚴重時心臟會停止跳動。雷電電流傷害大腦神經中樞時,也會使受害者停止呼吸。
2.燒傷。電流、電壓作用于周圍空氣,出現局部高溫,瞬間溫度可達兩三千攝氏度。強大的電流通過肌體時會造成電灼傷、肌肉閃電性麻痹甚至燒焦。
3.雷電沖擊波造成的內傷。這部分患者遭雷擊后,可能表面看著沒什么事,其實已經出現顱骨骨折和內臟損傷。
那么,在日常防雷中,我們該注意些什么呢?
首先,《健康報》介紹,我們應該注意避免引雷電上身,做到“五避”:避免雷電入“戶”(勿敞開門窗);避免雷電入“器”(勿開啟電器);避免雷電入“樹”(勿在樹、桿下躲雨);避免雷電入“頂”(勿在山頂、樓頂等高處逗留);避免雷電入“墻”(勿觸摸墻上避雷針等金屬)。
其次,雷雨天打傘可能引發“傘電”,需要提高警惕。雷雨天氣用傘應做到“四忌”:忌用金屬把的雨傘;忌在電器設施下撐傘;忌在高處使用雨傘;忌收納雨傘時緊貼通電設備。
對于個人而言,夏季雷雨高發,盡量不要在水面附近停留,如游泳、釣魚、水邊玩耍等都十分危險;雷電發生時,不可赤腳奔跑,盡量到低洼處躲避,盡量不要撥打和接聽電話,連戴耳塞聽歌都有造成傷害之虞;避免在戶外騎摩托、自行車,也不要將金屬工具扛在肩上行走。而對于城市建筑而言,雷電最易造成通信、電力、電子設備的損壞,因此市政工程和建構筑物上要規范安裝避雷裝置;已安裝避雷裝置的,須定期開展安全檢測,易燃易爆場所,須每半年檢測一次,一般建構筑物每年檢測一次,確保避雷裝置的有效性。